男子遇夜跑大熊猫一开始以为是猪

男子遇夜跑大熊猫一开始以为是猪

2025年5月18日深夜,四川某乡村的慢跑爱好者李明(化名)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偶遇。当时他正沿着乡间小路跑步,月光下隐约瞥见前方有一团移动的灰影。“起初以为是野猪,体型比狗大,走路晃晃悠悠的。”李明回忆道。随着距离缩短至十余米,他察觉异常:这“野猪”肩高近1米,黑白毛发在月光下泛着银辉,竟是只成年野生大熊猫! 这只大熊猫并未因人类靠近而惊慌,反而悠闲踱步约五分钟,期间还停下啃食路边的竹叶。李明用手机拍摄的影像显示,熊猫毛色光亮、体态健硕,行动时地面竹叶发出清脆响声。当地环保组织分析认为,该区域作为大熊猫栖息地边缘带,近年因生态保护成效显著,熊猫活动范围正逐步向低海拔区域延伸。 “夜行行为在大熊猫中虽不常见,但并非异常。”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,成年大熊猫每日需进食12 - 16小时,偶尔夜间活动可能为寻找新鲜竹源。此次发现的熊猫粪便经初步检测含新笋成分,印证了这一推测。专家特别提醒,偶遇野生动物时应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,避免闪光灯拍摄或投喂食物。 该事件引发公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。随着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至1900只,类似人熊邂逅事件较二十年前增长3倍。环保部门近年推行的“生态廊道”计划成效显著,仅2024年四川就新建12条动物迁徙通道,帮助野生动物安全穿越人类活动区。 李明已将拍摄资料提交给保护区,工作人员通过掌纹比对确认这是只尚未被记录的成年雄性个体。“它可能正在探索新的领地。”保护区负责人表示,将加强该区域的红外相机布设,同时通过村民宣讲会普及人兽冲突应对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