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款定价198元的电动蒲扇在直播间热卖,却因性价比存疑遭网友质疑为“收割孝心税”,争议背后折射出适老化产品的开发困境。
产品争议:高溢价与实用性失衡
近日,某直播间内一款电动蒲扇引发热议。该产品由方形盒子和传统蒲扇组成,启动后可匀速摇摆模拟人工扇风,基础款售价198元,升级款239元。尽管页面显示已售出122台,但直播间评论区被“智商税”刷屏,网友直言“不如买电风扇”。 面对质疑,客服强调该产品为“独家研制”,称其“扇风更自然轻柔,适合老年人”。然而,消费者发现其核心功能仅“自动摆风”,既无专利技术说明,也未解决传统蒲扇的降温效率问题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同类微型电机和锂电池成本占比超60%,若叠加研发费用,实际溢价空间仍存疑。
营销逻辑:孝心经济下的情感消费
商家以“子女尽孝刚需”为营销卖点,试图在银发经济赛道抢占先机。但用户调研显示,87%的购买者表示后悔,78岁老人反馈“操作复杂,不如手摇方便”。更讽刺的是,83%的老年人认为“陪伴比智能设备更重要”,直指商家将孝心物化为商品的矛盾——传统蒲扇承载的“摇扇话家常”情感联结,被机械化的“自动扇风”消解。
安全隐患:被忽视的适老化设计
除性价比争议外,产品设计缺陷逐渐浮出水面。部分用户反映“续航仅3小时”,夏季纳凉实用性不足;更有多起叶片夹伤投诉,暴露安全机制缺失。与之对比,日本适老产品开发中要求老年用户参与测试,而该电动蒲扇既无用户反馈闭环,也未公开安全认证信息,被质疑“重营销轻体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