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仓格局变动 截至2023年11月,全球美债持有量前三名分别为日本(10760亿美元)、英国(6550亿美元)和中国(8488亿美元),中国持仓量较峰值时期减少近3000亿美元。这一变动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布局的加速推进,与2019年外储中美债占比36.5%相比,当前配置结构更趋均衡。 减持动因解析 分析人士指出,中国持续调整美债持仓包含多重考量:
- 风险对冲需求:美联储加息周期带来的美债收益率波动,促使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结构
- 战略储备调整:为应对外部金融环境不确定性,中国外汇储备正逐步增加黄金及其他非美资产占比
- 国际收支平衡:贸易顺差收窄背景下,外汇管理部门需要更灵活地管理流动性工具
国际资本流动新态势 尽管持仓排名下降,中国仍是美债市场重要参与者。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,2015年6月中国曾持有1.27万亿美元美债,创历史峰值。当前持仓量回调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,与英国、比利时等国的增持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全球央行在美元资产配置上的策略分化。 市场影响评估 此次排名变化尚未引发美债收益率显著波动,反映市场对中国渐进式减持已有充分预期。不过,作为曾经的最大海外持有国(2015-2019年期间多次登顶),中国的资产配置转向仍被视作全球资本流动的风向标,可能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储管理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