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落地:万亿流动性注入,结构性支持实体经济
2025年首次降准于5月15日正式实施,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普遍下调0.5个百分点,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则大幅下调5个百分点。据央行测算,此举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。此次降准不仅延续了2024年两次降准的宽松基调,更首次针对汽车消费、设备更新等领域定向发力,强化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,降准将优化银行体系负债结构、降低融资成本,同时增强汽车金融和金融租赁机构的信贷供给能力,直接推动消费与产业升级。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分析,当前经济复苏仍需流动性支撑,降准既能满足投资消费扩张的资金需求,又能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政策效果。
市场影响:股债汇市迎结构性机会,资金流向引关注
降准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成为焦点。巨丰投顾测算,约1500 - 2000亿元资金可能通过权益类基金等渠道流入股市,推动资金偏好从防御板块转向科技、消费等进攻性领域。债市方面,华源证券认为降准将置换短期逆回购操作,收短放长趋势下短端债券更具配置价值。 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降准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形成组合拳。光大期货指出,政策利好兑现后债市短期缺乏进一步驱动,但流动性充裕环境仍支撑中长期走强。外汇市场方面,分析师普遍认为,在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,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区间内保持稳定。
未来展望:全年降准空间达1%,结构性工具或成常态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测,下半年央行或继续降准降息,全年降准幅度或达1个百分点,与2024年力度相当。连平进一步测算,我国存准率仍有2 - 2.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,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。 民生银行温彬强调,降准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至关重要。二季度4.3万亿元政府债发行高峰将至,释放的流动性将有效平滑资金面波动,为社融增长提供支撑。此外,科技部等七部门同日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,与降准形成“货币 + 产业”政策组合拳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。